怎么也要多陪伴他一些,对于他自己来说,即使无法弥补深渊一般失去的十年,至少,可以把眼下的日子过得更像个活人一些,在这九重宫阙之内,也是另外一种穷奢极侈。

子夜,文湛方才安置,半个时辰之后,意识逐渐沉静。

此时,从宫门外一层一层报消息过来的小内监,一刻也不敢耽搁,脚步极轻,却极快地到值夜的大太监柳从容面前,轻声道,“北境,定国公八百里加急军报,由燕王的卫兵递送进京,此时已经到宫门外,是否呈报微音殿?”

几百年来,大郑军情惯例使用“六百里加急”。赵毓十年在西北,连这个用得也少。很多事情要么重,但是不急;要么急,但是不重。而且西疆远隔万里,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他作为征西统帅,可以便宜行事,所以紧急军报都是“四百里加急”,通常的军报就是普通兵部勘合,连同西北奏折一同进京,一昼夜走个三百里就不算慢。西疆彻底平复战乱之后,用了一道“六百里加急”将捷报递送雍京,对于赵毓来说,已经算是破例中的破例了。

上次皇帝与赵毓在岐山,定国公的军报事关北境诸藩想要裂土的倾向,用的是“六百里加急”。

些许数日之前,“高昌王殷忘川兴兵犯境,业已攻破北镇,直取大鲜卑山!”的军报,突破了大郑北境数百年的防线,方得定国公裴檀,北境统帅徐绍,蓟辽总督白策,三道奏折八百里加紧,如今又是这道极为罕见的“八百里加急”,奏报又是何事,柳从容心中打突。

“我去奏请主上。”柳从容吩咐道,“军报直接拿到这里来。”

“是。”领了命,那名小内监连忙下去。

而柳从容进内殿的时候,文湛已经醒了,就坐在床边上,一手支着额头,用力捏了捏,伸手从旁边跪着侍奉的小内监手中木盘上拿过一个瓷盏,喝了一口,眉头微微一皱,又放了回去。

“主子。”捧着木盘子的小内监连忙说,“这是王爷离京之前特别吩咐为主上准备的酸梅汤,太医局谢大夫特拟的方子,加了一些祛暑清火、补中益气的药材,知道主子不喜甜,熬制的时候没用冰糖,最后调的蜂蜜,一直用冰镇着。”

闻言,文湛方再拿起瓷盏,将那份过于他来说还是有些过于甜腻的酸

章节目录